十大配资杠杆平台_股融贷配资炒股_炒股配资平台排名

你的位置:十大配资杠杆平台_股融贷配资炒股_炒股配资平台排名 > 十大配资杠杆平台 > 2024配资APP 种好改革“试验田” 释放发展新活力
2024配资APP 种好改革“试验田” 释放发展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4-07-21 12:41    点击次数:196

  近日,蕉岭在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中被评为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2024配资APP,获得8000万元奖励,同时奖励2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此外,蕉岭还入选了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将在省际交界之地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评价优秀,试点先行,蕉岭在“百千万工程”中捷报频传,这是基于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回顾近年来蕉岭的创新步伐:创新推出“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推行“双田长”巡田模式,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在21个全省田长制先行县(市、区)中荣获一等奖;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被交通运输部列入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蕉岭各项教育、医疗改革举措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百千万工程”是一场全省各地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创新改革赛跑。这场大考,蕉岭正以“头号力度”,加快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最大限度凝聚力量资源要素,放大县的优势、激发镇的动能、释放村的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

  通讯员廖静宜汪敬淼丘林强徐志宝

  放大县优势城乡融合发展让群众幸福感更强

  “我心脏之前放了支架,因为吃药的问题来请教专家,得到了很好的建议。义诊活动太好了,群众不用跑那么远去看病,家门口就可以解决问题。”患者黄伯在新铺镇中心卫生院见到了省级医院专家,心里安定了不少。

  2月28日至3月1日,蕉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依托与广东医科大学校地共建优势,特邀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到蕉岭开展免费义诊活动,让山区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自广东医科大学与蕉岭开展校地共建以来,我们向上接受三甲医院优质资源帮扶,强化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向下下沉医务人员、落实同质化管理,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党委副书记吴永丰说。

  据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达成校地共建合作以来,积极联合开展多维度的群众健康宣传,组织参加社区服务、义诊活动等近10次。2023年以来共派出专家50余人次到基层分院临床带教,参与日常门诊、病例讨论、会诊等工作,切实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年来,两院共建甲状腺乳腺外科、妇科两个学科,开展乳腺癌根治术(保乳)、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甲状腺癌微创手术等20多项新技术,开展新技术与重大手术140多台,并带动县人民医院自主开展超声介入检查治疗技术,切实推动医院专科建设和专业医疗水平提升。

  医疗和教育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蕉岭改革的发力点。

  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该县不仅努力打通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壁垒,还努力创建3个城乡教育共同体,着力破解义务教育“城市挤、乡村弱”的突出问题。

  走进桂岭学校上村校区,干净整洁的校园内,建有标准化的运动场,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等现代化功能场室一应俱全……除了参照校本部标准的功能场所设置外,在学校“雅智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上村校区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设置了韵律手势舞、数字乐园、硬笔书法、笛乐飞扬、快乐读写等特色课程。

  桂岭学校按照“师资同盘”工作思路,建立桂岭学校本部和上村校区内部教师流动机制,统筹调配两个校区的师资队伍,通过学科走教、跨校区师徒结对、教师座谈交流等形式促提升,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我们将充分发挥校本部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上村校区同步、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桂岭学校校长黄粤英说。

  如今,生活在小城蕉岭,人们并不羡慕大城市的医疗教育资源,因为家门口就有专家和名师。不止如此,纵使四季轮转,这里依然绿意常在。

  绿,是蕉岭最吸引人的颜色,也是蕉岭发展最大的优势。一直以来,蕉岭都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靠山吃山,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丘陵地区集约土地,发展丝苗米产业,打造丝苗米品牌;在竹林深处发展毛竹产业,引进企业深加工;在繁茂的山林里养育蜜蜂,延长产业链,建设蜜蜂现代农业产业园……蕉岭依托丝苗米、毛竹、蜜蜂现代农业产业园,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接二连三,联农带农,高质量打造总长30公里、覆盖4镇20村,“带内有乡村产业社区、社区内有规上企业、村内有‘产业村长’”的石窟河沿岸经济示范带,让农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激发镇动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释放政策红利

  立夏后,成片的水田里,绿油油的稻苗在雨露和阳光里茁壮成长,每隔几天,这些水田的管理者——田长,就会巡视一遍,看看稻苗的长势,看看水渠畅通与否,看看是否有侵占农田的情况,因为他们是每块田的守护人。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去年以来,蕉岭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积极开展耕地保护“田长制”先行县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前进探索,创新巡田机制,推行“双田长”巡田模式,率先搭建县级田长抓统筹、镇级田长抓落实、村级田长和网格田长抓巡查的四级田长责任体系,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据统计,蕉岭县共有8个镇(包括蕉华园区),共划分“田长制”网格362个,网格面积覆盖近9万亩,其中县级田长4个,镇级田长32个,村级田长155个,网格田长446个,实现“人田对应”。

  蕉岭创新设立“双田长”巡田机制,有效破解了单田长巡田频率不足、覆盖不到位等问题,被省自然资源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并在广东省田长制现场推进活动上获评广东省田长制先行县综合评价一等奖。

  在蕉岭,田长不仅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还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曾艳忠是新铺镇同福村的田长,同时他也是该村的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如何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活力,如何解决土地零散、收益低,如何解决无人种地的困境,这是他作为田长、村党委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新铺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后,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同福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曾艳忠说,村党委作为“中间人”“担保人”,向17个村民小组492户发起动员,鼓励农户将土地“交”给村集体,预集约土地近千亩,引进蕉岭县勤佳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将“预集约”变为“真流转”。

  曾艳忠介绍,通过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发展“粮菜轮作”种植模式,成功盘活土地,同福村土地租金收益达到600元/亩,还为村民创造了120余个就业机会,实现务工人员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此外,村集体牵头成立同福村耕耘农业合作社,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日常管理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15.5万元。

  用活土地要素,实现满盘皆赢。成效给予了新铺镇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信心。新铺镇党委书记罗伟春说,该镇正全力借助试点的政策红利,探索“四田、四治、四地”工作模式,集聚耕地、修复生态、扩园提质,真正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变成“百千万工程”的法宝,“点土成金”大力推动县域、镇域经济发展。

  释放村活力创新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近年来,蕉岭县依托“党建+”振兴模式,以党建凝聚人心、聚合力量,深入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以美丽乡村为重点,以产业提质为切口,以乡村治理为保障,不断汇聚农村发展动能,让组织触角扎根在一线、资源力量整合在一线、为民服务开展在一线、困难问题解决在一线,一幅“组织强起来、产业兴起来、社会活起来、乡村美起来”的发展新画卷徐徐展开。

  “兄弟之间因家中产业没有分清楚,在田地等方面产生了矛盾。”广育村村民黄志波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们兄弟几个在广育村黄氏家祠里,由“叔公头”的黄忠铎主持调解。

  经过了三四次“晓以法律法规,述以祖训大义”的调解后,当事人终于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家庭矛盾纠纷。“到了祠堂是没有调解不好的事情的,大家在祖宗面前不敢说谎话。”广育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忠铎找到了化解矛盾的“秘笈”。

  此外,广育村还将客家家训贯穿调解始终,实现了情与法结合,柔性化解矛盾纠纷。并巧用村规树立起文明“新风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引导群众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倡导树立文明乡风、用好村规民约。

  广育村是广福镇充分利用客家祠堂化解纠纷的一个成功实践。当前,该镇在各村通过成立宗祠调解室,融合祠堂文化、乡贤文化和法治文化,把37个祠堂打造成村民议事场所,对涉及土地纠纷、家庭矛盾、乡风文明等重大事情拿到祠堂“说一说”,听诉求、化积怨、止干戈,达到“小事不出祠堂”、祠堂变“治堂”的效果。

  近年来,广福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以文化人解事、丰富载体说事、聚合力量理事”的“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巧用客家家训谣谚、宗祠调解室、村民理事会等载体和主体为百姓化解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11月,“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党建引领,蕉岭深谙此道。

  “有什么事提出来,在‘群众议事日’上聊一聊,没啥解决不了的。”这是蕉岭县南磜镇岭背村和甲华村群众近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去年以来,南磜镇深入实施党建赋能工程,全面推广“六事”乡村治理模式,以岭背村和甲华村为试点,由党组织牵头推行“群众议事日”制度,为基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开拓基层治理新路径,激发群众自治内动力,将过去由村里包办的服务方式转变为“我提议、我参与、我推动”的共治模式,汇聚起基层治理“大合力”。

  “群众议事日”只是蕉岭县创新推进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坚持问题导向,蕉岭探索形成的“六事”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取得明显成效,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蕉岭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梅州唯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

  链接

  “六事”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模式

  即一个支部管事,夯实乡村治理根基;一张清单明事,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一套机制议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一个地方说事,拓宽民意沟通渠道;一种方法评事,激发村民参与活力;一个模式强事,赋植长效治理动能。

  一线实践

  废弃石场从“生态包袱”变为“绿美财富”

  初夏时节,蕉岭县长潭镇李黄山若夫公园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好似一幅色彩浓郁的油彩画:金灿灿的黄花风铃木、五彩斑斓的簕杜鹃、毛茸茸的银叶金合欢、缀满枝头的红色茶花,点缀着翠绿的青山,市民三三两两结伴出行,畅游在森林与花海之中,非常惬意。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杂草丛生的废弃石场?

  蕉岭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股股长刘惠告诉记者,若夫公园所在地原本是一处废旧石场,先前改造成了登山绿韵公园。但由于缺乏精准管理,公园里的树林外观相对单调、缺乏层次感,且由于树种单一,是纯松林,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弱。

  “我们对周边8000多亩纯松林进行精准提升,套种乡土阔叶树种,乔灌草相结合,培育针阔混交林,种植苗木25.2万棵,逐步优化林分林相。实施山体边坡生态修复、铺设2.5公里森林步道,以增量添绿带动森林质量提升,示范推动全域绿美、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绿色宜居、生态惠民,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示范窗口。”蕉岭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江说。

  当前,蕉岭县积极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以李黄山(若夫公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为例,通过套种具有观叶、赏花、品香价值的乡土阔叶树种,采取乔灌草相结合,培育针阔混交林等举措,优化林分、改善林相,丰富森林花化彩化景观。

  若夫公园的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2024配资APP,春赏樱,夏避暑,秋登高,冬观景。从公园登山口拾级而上,休闲锻炼之余还可欣赏山脚、山腰、山顶“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自然美景。在若夫公园观景平台,蕉岭县城全貌及石窟河沿线的风景尽收眼底,一幅现代城乡美景图美不胜收。